冲压模具的工序组合,冲压模具工艺分析

博主:adminadmin 2023-06-09 07:42:06 条评论
摘要: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冲压模具的工序组合,以及冲压模具工艺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概览:1、冲压的四个基本工序2、冲压模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冲压模具的工序组合,以及冲压模具工艺分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概览:

冲压模具的工序组合,冲压模具工艺分析

  • 1、冲压的四个基本工序
  • 2、冲压模具的最佳装配步骤
  • 3、冲压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 4、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

冲压的四个基本工序

冲压工序可分为四个基本工序:

冲裁:使板料实现分离的冲压工序(包括冲孔、落料、修边、剖切等)。

弯曲:将板料沿弯曲线弯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冲压工序。

拉深: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零件,或把空心件的形状、尺寸作进一步改变的冲压工序。

精冲:冲制精度较高的产品,对于尺寸、表面光量带要求高的产品,通过精冲模具达到图纸要求的工序。

局部成形:用各种不同性质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或冲压件形状的冲压工序(包括翻边、胀形、校平和整形工序等)。

冲压模具的最佳装配步骤

冲压模具的最佳装配步骤

(1)选择装配基准件。装配时,先要选择基准件。选择基准件的原则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时的依赖关系来确定。可以作为装配基准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导向板及固定板等。

(2)组件装配。组件装配是指模具在总装前,将两个以上的零件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连接成一个组件的装配工作。如模架的组装,凸模和凹模与固定板的组装,卸料与推件机构各零件的组装等。这些组件,应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进行组装,这将会对整副苏州冲压模具的装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3)总体装配。总装是将零件和组件结合成一副完整的苏州冲压模具过程。在总装前,应选好装配的'基准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装配顺序。

(4)调整凸、凹模间隙。在装配模具时,必须严格控制及调整凸、凹模间隙的均匀性。间隙调整后,才能紧固螺钉及销钉。

调整凸、凹模间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测量法、垫片法、涂层法、镀铜法等。

(5)检验、调试。冲压模具装配完毕后。必须保证装配精度,满足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并要按照模具验收技术条件,检验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进行试模,并按试模生产制件情况调整、修正模具,当试模合格后,模具加工、装配才算基本完成。

拓展

冲压模具组装基本知识

五金模具属于冷冲压模具,组装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知识为;

1、审图,真正的看懂图纸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方按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盲人摸象。

2、检查工件配件等形状尺寸是不是和图纸一致组装开始;

1、间隙,工件与模板间间隙是否合理冲孔落料等模具冲裁间隙是否合理。

2、避位 ,定位零件 产品前工序加工后零件等是否有避位,是否够位 。

3、弹簧力,工件顶出装置弹簧力摸板卸料力等是否够力,弹簧的压缩和预压够不够,合不合理。

基本上组立时候就应该注意这些,其他的都是靠经验的!

产业现状

五金模具行业内无序竞争的情况开始出现,出现五金的低成本、产品结构档次和技术含量不高等弊端也日益显露。

20世纪60年代五金模具业开始在南海兴起,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当时五金模具业门槛很低,也不需要什么技术,3万元买些旧设备就可以开一个家庭作坊式的五金模具加工厂。

经过40多年发展,各类五金、模具加工企业已过万家,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

要求超精加工,五金加工模具产业将日趋大型化。这是由于模具成型的零件日渐大型化和高生产效率要求而发展的一模多腔所造成的。模具行业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

发展趋势

在模具方面,全球经济仍将处于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期,总体状况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形势仍将复杂多变,风险和不肯定要素增加,持续低迷和低速增长开展仍是主基调。

模具专家罗百辉表示,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变和寻求新均衡的关键期。模具市场需求开始回暖,发展向好态势日渐明朗。

冲压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冲压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希望你们喜欢!

五金冲压模具制作流程

一.毛胚材料加工:

1.铣六面对角尺(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1/300),同一付模具材料长宽尺寸一致即可,厚度留0.2mm磨量(需淬火件留0.5mm磨量);棱边倒角。

2.磨上下两平面,(需淬火工件留0.3mm)

二.机加工:

1.根据图纸分别钻、攻各螺钉牙孔及过孔以及穿丝孔等;

2.铣各漏料孔或成形部分;

3.热处理后,工件需磨上下两平面及基准边;

4.车加工各回转件,公差按图要求。

☆☆所有销钉孔都不能先加工:需热处理的钻穿丝孔,其余都在装配是配钻、铰

三.线割:

按图纸规定的配合要求线割各个成型部分。

导柱、导套与模架紧配合;冲头与固定板过渡配合;销钉与各孔均为过渡配合。

四.装配:

1.先按图装配模架,确保导柱、导套与模架垂直并运动顺畅;

2.在模架上先固定凹模,按图纸给定间隙将相应厚度的铜皮均匀地放在凹模周边,再装入凸模,试冲纸片确定四周毛刺均匀后,紧固凸、凹模并配打销钉。(如果是复合模,还需对好冲头间隙再固定凸、凹模)。

3.之后再装好卸料及顶出机构

五.模具整体加工顺序:

1.优先加工需要热处理的工件

2.其次加工.需要线切割的工件

3.然后加工模架部件即上托和底座

4.再后加工其它部件。 5.装配、试模

冲压模具的分类

根据工艺性质分类

a.冲裁模 沿封闭或敞开的轮廓线使材料产生分离的模具。如落料模、冲孔模、切断模、切口模、切边模、剖切模等。

b.弯曲模 使板料毛坯或其他坯料沿着直线(弯曲线)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获得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件的模具。

c.拉深模 是把板料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或使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模具。

d.成形模 是将毛坯或半成品工件按图凸、凹模的形状直接复制成形,而材料本身仅产生局部塑性变形的模具。如胀形模、缩口模、扩口模、起伏成形模、翻边模、整形模等。

e. 铆合模 是借用外力使参与的零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连接或搭接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整体

根据工序组合程度分类

a.单工序模 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冲压工序的模具。

b.复合模 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c.级进模(也称连续模) 在毛坯的送进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

d.传递模 综合了单工序模和级进模的特点,利用机械手传递系统,实现产品的模内快速传递,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节俭材料成本,并且质量稳定可靠。

依产品的加工方法分类

依产品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将模具分成冲剪模具、弯曲模具、抽制模具、成形模具和压缩模具等五大类。

a. 冲剪模具:是以剪切作用完成工作的,常用的形式有剪断冲模、下料冲模、冲孔冲模、修边冲模、整缘冲模、拉孔冲模和冲切模具。

b.弯曲模具:是将平整的毛胚弯成一个角度的形状,视零件的形状、精度及生产量的多寡,乃有多种不同形式的模具,如普通弯曲冲模、凸轮弯曲冲模、卷边冲模、圆弧弯曲冲模、折弯冲缝冲模与扭曲冲模等。

c.抽制模具:抽制模具是将平面毛胚制成有底无缝容器。

d.成形模具:指用各种局部变形的方法来改变毛胚的形状,其形式有凸张成形冲模、卷缘成形冲模、颈缩成形冲模、孔凸缘成形冲模、圆缘成形冲模。

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

冲压模具的设计一般流程是什么,关于冲压模具设计有哪些了解。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1. 取得必要的资料,并分析零件的冲压工艺性

1 取得注明具体技术要求的产品工件图纸明确工件的大小、形状、精度要求、装配关系等;

2 工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卡片研究其前后工序间的相互关系和在各工序间必须相互保证的加工工艺要求;

3 工件的生产批量决定模具的型式,结构、材料等;

4 工件原材料的规格与毛坯情况如板料、条料、带料、废料……;

5 冲压车间的装置资料或情况;

6 工具车间制造模具的技术能力和装置条件,以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件情况;

7 研究消化上述资料,必要时可对既定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过程提出修改意见,使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工装设计与制造三者之间能有更好的结合,取得更完善的效果。

2.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的结构型式

1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要求,进行工艺分 析,确定落料、冲孔、弯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况下可以从图纸要求直接确定;

2 根据工艺计算,确定工序数目,如拉深次数等;

3 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及尺寸要求确定工序排列的顺序,如需要确定先冲孔后弯曲,还是先弯曲后冲孔等;

4 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确定工序的组合,如复合冲压工序、和连续冲压工序等。

3.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1 设计材料的排样和计算毛坯尺寸;

2 计算冲压力包括冲裁力、弯曲力、拉深力、卸料力、压边力等,必要时须计算冲压功和功率;

3 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

4 计算或估算模具各主要零件的厚度, 如凹模和凸模固定板、垫板的厚度以及卸料橡皮或弹簧的自由高度等;

5 决定凸、凹模间隙,计算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

6 对于拉深工序,需要决定拉深方式压边或不压边,计算拉深次数及中间工序的半成品尺寸。

对于某些工艺,如带料连续拉深,须进行专门的工艺计算。

4.模具总体设计

在上述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模具结构的总体设计,勾画草图即可,并初算出模具的闭合高度,概略地定出模具的外形尺寸.

本节设计内容目录如下所示:

1 目录 至少二级标题及页码;

2 设计任务书;

3 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 填写冲压件工艺规程;

4 工艺计算;

5 模具结构设计;

6 模具零部件工艺设计;

7 填写模具说明书,参见表6-3;

8 整个模具的装配步骤;

9 评述所设计模具的优缺点;

10参考资料目录;

11结束语。

冲压模具设计步骤

1。首先有电子档的要对图,看与纸面是否一致。就不明确的地方与客户沟通,包括接刀口、尖角、折弯内角R等。

2。然后放工差,例如5+0.05/-0的孔就改到5.04

3。然后展开,排样或者排工程,画出工序图或者排样图。

4。画上模板、模座,并订购钢材。

5。完成所有设计

6。给领导审查

7。根据领导意见进行修改

8。拆零件、标注尺寸,加工说明等。

9。列印、签字、发图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

1、卷边

卷边是将工序件边缘卷成接近封闭圆形的一种冲压工序。卷边圆形的轴线呈直线形。[1]

2、卷缘

卷缘是将空心件上口边缘卷成接近封闭圆形的一种冲压工序。

3、拉延

拉延是把平直毛料或工序件变为曲面形的一种冲压工序,曲面主要依靠位于凸模底部材料的延伸形成。

4、拉弯

拉弯是在拉力与弯矩共同作用下实现弯曲变形,使整个弯曲横断面全部受拉伸应力的一种冲压工序。

5、胀形

胀形是将空心件或管状件沿径向往外扩张的一种冲压工序。剖切 剖切是将成形工序件一分为几的一种冲压工序。

6、校平

校平是提高区域性或整体平面型零件平直度的一种冲压工序。

7、起伏成形

是依靠材料的延伸使工序件形成区域性凹陷或凸起的冲压工序。起伏成形中材料厚度的改变为非意图性的,即厚度的少量改变是变形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是设计指定的要求。

8、弯曲

弯曲是利用压力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被弯成有一定曲率、一定角度的形状的一种冲压工序。

9、凿切

凿切是利用尖刃的凿切模进行的落料或冲孔工序。凿切并无下模,垫在材料下面的只是平板,被冲材料绝大多数是非金属。

10、深孔冲裁

深孔冲裁是孔径等于或小于被冲材料厚度时的冲孔工序。

11、落料

落料是将材料沿封闭轮廓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被分离的材料成为工件或工序件,大多数是平面形的。

12、缩口

缩口是将空心件或管状件敞口处加压使其缩小的一种冲压工序。

13、整形

整形是依靠材料流动,少量改变工序件形状和尺寸,以保证工件精度的一种冲压工序。

14、整修

整修是沿外形或内形轮廓切去少量材料,从而提高边缘光洁度和垂直度的一种冲压工序。整修工序一般也同时提高尺寸精度。

15、翻孔

翻孔是沿内孔周围将材料翻成侧立凸缘的一种冲压工序。

16、翻边

翻边是沿外形曲线周围将材料翻成侧立短边的一种冲压工序。

17、拉深

拉深是把平直毛料或工序件变为空心件,或者把空心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冲压工序。拉深时空心件主要依靠位于凸模底部以外的材料流入凹模而形成。

18、连续拉深

连续拉深是在条料卷料上,用同一副模具连续拉深模通过多次拉深逐步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冲压方法。

19、变薄拉深

变薄拉深是把空心工序件进一步改变形状和尺寸,意图性地把侧壁减薄的一种拉深工序。

20、反拉深

反拉深是把空心工序件内壁外翻的一种拉深工序。

21、差温拉深

差温拉深是利用加热、冷却手段,使待变形部分材料的温度远高于已变形部分材料的温度,从而提高变形程度的一种拉深工序。

22、液压拉深

液压拉深是利用盛在刚性或柔性容器内的液体,代替凸模或凹模以形成空心件的一种拉深工序。

23、压筋

压筋是起伏成形的一种。当局部起伏以筋形式出现时,相应的起伏成形工序称为压筋。

冲压模具的工序组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冲压模具工艺分析、冲压模具的工序组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